20个常用的护理诊断,你的护理记录不用愁了!(二)
发表日期:2022-01-11浏览次数:360
6.清理呼吸道无效
【定义】
个体处于不能有效地清楚呼吸道分泌物而导致呼吸道受阻的状态。
【依据】
1.痰液不易咳出甚至无法咳出。
2.听诊肺部有干、湿罗音,气管部位有痰鸣音。
3.可伴有紫绀、呼吸困难等表现。
【相关因素】
1.与痰液黏稠有关。
2.与痰量多有关。
3.与身体虚弱或疲乏有关。
4.与气管插管(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)有关。
5.与限制咳嗽有关。
6.与昏迷有关。
【预期目标】
1.病人掌握了有效咳嗽的方法。
2.听诊痰鸣音、罗音减少或消失。
3.紫绀、呼吸困难等表现减轻。
4.没有因痰液阻塞而发生窒息。
【护理措施】
1.观察病人痰液的性质、量、是否易咳出,以及干、湿罗音和痰鸣音的变化情况。
2.注意病人是否有呼吸困难、紫绀加重、烦躁不安、意识障碍等呼吸道阻塞的情况发生。
3.嘱患者每2~4小时做几次深呼吸,同时护士可协助病人翻身或行胸、背部叩击。
4.教给病人有效咳嗽的方法,具体方法是让病人尽量取坐位或半坐位,先进行几次深呼吸,然后再深吸气后保持张口,用力进行两次短促的咳嗽,将痰从深部咳出。
5.保持病室清洁,维持室温在18~22℃,湿度在50~60%。
6.对于咳嗽时疼痛的患者,护士可用双手或教给病人用枕头捂住疼痛部位,如腹部伤口。
7.有大量浓痰的患者应做好体位引流,每日1~3次,每次15分钟。体位引流应在餐前进行,引流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,严防窒息发生。
8.气管插管、气管切开、使用呼吸机或昏迷的病人应及时吸痰。
9.对于痰液粘稠的患者:
⑴应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,若病人不伴有心、肾功能障碍,每日摄水量应在1500毫升以上。
⑵遵医嘱超声雾化吸入或蒸汽吸入。
7.疼痛
【定义】
个体经受或叙述有严重不适的感觉。
【依据】
病人主诉疼痛或不适,可伴有痛苦的表情、烦躁不安、活动受限或保护性体位。
【相关因素】
1.与组织创伤有关。
2.与组织炎症有关。
3.与组织缺血、缺氧有关。
4.与体位不适有关。
5.与卧床过久有关。
6.与局部受压有关。
7.与化学物质刺激有关。
8.与晚期癌症有关。
【预期目标】
1.主诉疼痛消除或减轻。
2.能运用有效方法消除或减轻疼痛。
【护理措施】
1.观察、记录疼痛的性质、程度、时间、发作规律、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。
2.遵医嘱给予镇痛药,观察并记录用药后的效果。
3.调整好舒适的体位。
4.局部炎症处理,如冷敷、针灸、换药等。
5.指导病人和家属正确使用镇痛药、保护疼痛部位、掌握减轻疼痛的方法。
6.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。
7.指导病人应用松弛疗法。
8.体温升高
【定义】
机体体温高于正常范围。
【依据】
体温高于正常范围,病人主诉发热、不适。
【相关因素】
1.与感染有关。
2.与无菌性组织损伤有关。
3.与某些疾病有关,如恶性肿瘤、结缔组织病、变态反应性疾病、内分泌及代谢障碍、免疫缺陷等。
4.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有关。
注;某些病人体温升高原因不明时,更好不要用此诊断。建议从发烧导致对其他功能影响的反应,如活动无奈力、自理(清洁、沐浴入厕)障碍确定出护理诊断名称,“体温升高”作为相关因素陈述。
【预期目标】
1.体温不超过38.5℃。
2.病人自述舒适感增加。
【护理措施】
1.卧床休息。
2.定时测量并记录体温。
3.保持室内通风,室温在18~22℃,湿度在50~70%。
4.给予清淡、易消化的高热量、高蛋白、丰富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饮食。
5.鼓励病人多饮水或饮料。
6.体温超过38.5℃时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降温方法,如冰袋外敷,酒精擦浴、冰水灌肠,小儿用75%安乃静溶液滴鼻等。降温后半小时测量体温1次。
7.保持口腔清洁,口唇干燥时涂石蜡油或护唇油。
8.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,避免影响机体散热。
9.衣服和盖被要适中,避免影响机体散热。
10.遵医嘱给予补液、抗生素、退热剂,观察,记录降温效果。
11.高热患者给予吸氧。
9.便秘
【定义】
个体排便次数减少,粪便干硬,伴排便费力。
【依据】
1.大便次数少。
2.粪便干、硬。
3.左下腹部可触及包块。
4.排便时费力、疼痛。
【相关因素】
1.与液体摄入不足有关。
2.与摄入纤维不足有关。
3.与长期卧床有关。
4.与排便环境有关。
5.与直肠附近疼痛性疾病有关。
6.与长期使用缓泻剂有关。
【预期目标】
1.主诉便秘症状减轻或消失。
2.建立定时排便习惯。<
友情链接:
哈尔滨上门静点 |
联系人:高护士 |
电话:18088778620 |
服务范围:哈西、群力、江北、南岗、道里、道外、香坊、平房、松北、五大区 |
服务项目:上门静点,下尿管,下胃管,上门护理,上门采血,上门换药,带药上门,埋留置针,灌肠 |
手机浏览
版权所有 © 2020-2024 哈尔滨上门静点